揖怎么读_组词
揖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揖 |
拼音 | yi |
读音 | 读yī的字 |
五笔 | RKBG |
部首 | 部首是扌的字 |
仓颉 | QRSJ |
简繁对应 | 揖 |
郑码 | DJCE |
四角 | 56041 |
电码 | 2253 |
区位 | 5030 |
五行 | 五行属土的字 |
注音 | ㄧ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生僻字次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横 |
统一码 | 63D6 |
形近字 | ?,?,撎 |
总笔画 | 共12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121251122111 |
英语翻译 | salute,bow,defer to,yield |
部首是[扌]的字
擳(zhì,jié ) 揿(qìn ) 摞(luò ) 捺(nà ) 挎(kuà,kū ) 㨜(qián ) 拾(shí,shè ) 挬(bó ) 㩖(qiáng,tiáo ) 㩐(dèn ) 扰(rǎo ) 扲(qián,qín ) 捬(fǔ,fù,bǔ ) 捣(dǎo ) 㧐(sǒng ) 㩵(è ) 抄(chāo ) 揜(yǎn ) 揂(jiū,yóu ) 㧻(zhǐ,zhuó,zú ) 㨋(chě,lè,zhèn ) 㩠(piǎo ) 挅(duò ) 攫(jué ) 撹(jiǎo ) 搡(sǎng ) 㩌(fèi ) 掎(jǐ ) 摬(yǐng ) 撎(yī )读音是[yī ]的字
咿 銥 铱 嫛 漪 黟 夁 郼 鷖 繄 乊 渏 噫 揖 祎 嬄 壹 毉 辷 弌 一 洢 医 蛜 瑿 禕 檹 醫 伊 稦笔画是[12]的字
蛐 缂 暀 焵 㡛 蛕 椇 㗈 溠 鉯 缾 䄑 㴓 㙐 溚 揰 㨊 畬 畳 壹 孱 鈝 㨌 䬦 䀳 惥 㣐 蒍 堚 敪揖字组词
汉字解释
(动)〈书〉拱手行礼:~让|开门~盗。
康熙字典
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一入切,音挹。《說文》手著胷曰揖。《六書故》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詩詁》上手當曰厭,謂手厭於胷,引手當曰揖,下手曰拜。《周禮·秋官·司儀》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註》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也。《前漢·高帝紀》酈生不拜長揖。《註》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
又《說文》攘也。◎按攘同讓。增韻,遜也。前漢王莽傳,揖大福之恩。註:揖謂讓而不當也。
又進也。《禮·玉藻》進則揖之,退則揚之。《註》揖之謂小俯也。揚之謂小仰也。
又三揖,卿大夫士也。《左傳·哀二年》三揖在下。
又《集韻》乙及切,音邑。與挹同。《王禹偁·竹樓記》遠吞山光,平揖江瀨。
又側立切,音戢。聚也。《詩·周南》螽斯羽揖揖兮。
又《集韻》卽入切《正韻》賫入切,音湒。義同。
又《集韻》籍入切,音集。義同。
又成也。
又與輯通。《史記·秦始皇紀》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前漢·郊祀志》揖五瑞。《註》合也。
又乙冀切,音懿。與撎同本作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揖【卷十二】【手部】
攘也。从手咠聲。一曰手箸胷曰揖。伊入切
说文解字注
(揖)攘也。攘汲古閣改作讓。誤。此與下文攘推也相聯爲文。鄭禮注云。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凡推手小下之爲土揖。推手小舉之爲天揖。推手平之爲時揖也。成十六年。敢肅使者。則若今人之長揖。从手。咠聲。伊入切。八部。一曰手箸匈曰揖。此別一義。上言揖以爲讓。謂手遠於胸。此言手箸於胸曰揖者。箸直略切。禮經有揖有厭。厭一涉切。推手曰揖。引手曰厭。推者、推之遠胸。引者、引之箸胸。如鄉飲酒。主人揖先入。此用推手也。賓厭眔賓。此用引手也。謙若不敢前也。今文厭皆作揖。則今文禮有揖無厭。許君於禮或從古文。或從今文。此手箸胸曰揖。葢於此從今文。不從古文。是以統謂之揖尒。推手引手隨宐而用。今人謙讓亦兼有此二者。周禮疏、儀禮疏厭或作撎。譌字不可從。
方言
◎ 粤语:jap1
◎ 客家话:[梅县腔] jip7 [台湾四县腔] jip7 [客英字典] jip7 [宝安腔] jip7 [东莞腔] cap7 [陆丰腔] jip8 [客语拼音字汇] yib5 [海陆丰腔] rip7 [沙头角腔] ci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