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怎么读_组词
沁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沁 |
拼音 | qin |
读音 | 读qìn的字 |
五笔 | INY |
部首 | 部首是氵的字 |
仓颉 | EP |
简繁对应 | 沁 |
郑码 | VWZ |
四角 | 33100 |
电码 | 3084 |
区位 | 3963 |
五行 | 五行属水的字 |
注音 | ㄑㄧㄣˋ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标准字 |
笔顺读写 | 点、点、提、点、斜钩、点、点 |
统一码 | 6C81 |
形近字 | 䈜 |
总笔画 | 共7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4414544 |
英语翻译 | soak into,seep in,percolate |
部首是[氵]的字
湖(hú ) 潨(cōng,zòng ) 沋(yóu ) 瀽(jiǎn ) 洘(kǎo,kào ) 澙(xì ) 漈(jì ) 灔(yàn ) 洍(sì ) 漉(lù ) 洺(míng ) 澬(zī ) 浍(kuài,huì ) 漊(lóu ) 滜(zé,hào ) 灉(yōng ) 淴(hū ) 瀁(yǎng,yàng ) 濐(zhǔ ) 㵿(xí ) 濴(yíng ) 㴲(sī ) 沸(fèi ) 澨(shì ) 溶(róng ) 濼(luò,pō ) 㴉(jǐ ) 潰(kuì,huì ) 淖(nào,chuò,zhuō ) 混(hùn,hún )读音是[qìn ]的字
撳 搇 㞬 揿 䈜 藽 㤈 吣 瀙 沁 抋 菣 唚 吢笔画是[7]的字
纱 沛 沜 斈 妟 灸 刞 呖 決 坙 你 芰 忍 㧋 坂 钊 㳅 厐 苃 彸 狃 佑 壯 兏 层 妍 圿 抇 祀 㒵沁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动)(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人心脾。
(2)(动)〈方〉头向下垂:~着头。
(3)(动)〈方〉向水里放。
康熙字典
沁【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又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又《集韻》所錦切,音㾕。
又斯荏切,音襂。
又所禁切,音滲。義同。
又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沁【卷十一】【水部】
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从水心聲。七鴆切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黨榖遠羊頭山。東南入河。上黨郡榖遠、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縣縣城南故榖遠城、漢縣也。前志榖遠下曰。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熒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黨河內河南也。水經曰。沁水出上黨涅縣謁戾山。南過榖遠縣東。至熒陽縣北。東入於河。按水經及注皆云至熒陽入河。師古據唐時在懷䩤武陟入河。疑轉寫錯誤。非也。古水道與唐時不同耳。山海經水經舉涅謁戾山、班許舉榖遠羊頭山者、羊頭卽謁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鄉縣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縣平遙縣。西南接沁源縣。一名麓臺山。迆邐而西爲綿山。其北爲介休縣。西爲靈石縣。皆謁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縣西北百里之綿山東谷。西南流經平陽府岳陽縣東。又折而東南經澤州府沁水縣東。又南經陽城縣東而入河南懷慶府畍。歷濟源縣東北。又南經府城北。又東南經武陟縣東、修武縣西而入於河。與唐時入河處同。从水。心聲。七鴆切。七部。經典釋文引郭樸三蒼解詁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方言
◎ 粤语:sam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sim5 cim5 [宝安腔] sim5 sim3 | cim5 [客语拼音字汇] xim3 [台湾四县腔] sim3 sim5 [海陆丰腔] sim3 sim5
◎ 潮州话:徐音3(深3)又 思音2(审),cim3 sim2 (chhìm sím)[澄海]cing3 sing2 (chhìng s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