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的近义词
问鼎
问鼎的近义词
染指(rǎn zhǐ):
⒈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问鼎的反义词
词语解释
问鼎[ wèn dǐng ]
⒈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例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晋书·王敦传》
英entertain a high ambition to be first-rate or the champion;
引证解释
⒈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观兵于 周 疆。
引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后遂称图谋王位为“问鼎”。 《晋书·王敦传》:“﹝ 敦 ﹞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明 屠隆 《綵毫记·渔阳鼙鼓》:“国号 大燕,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⒉ 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引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 德 也,非助 英 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⒊ 触犯;过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 辛氏 ﹞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
引孙 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月餘,不敢问鼎。”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国语辞典
问鼎[ wèn dǐng ]
⒈ 春秋时,楚庄王征伐陆浑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检阅军队。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便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见《左传·宣公三年》。因九鼎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器,楚庄王问鼎有图谋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觊觎王位,谋取政权;或指谋取最高荣誉、地位。
引《晋书·卷九八·王敦传》:「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近染指
问鼎词语接龙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势若脱兔: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兔死狗烹: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烹龙煮凤:见“烹龙炮凤”。
凤采鸾章: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章决句断: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
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身后萧条: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条贯部分: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分情破爱: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古语常言:常言: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言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
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
绝伦超群:伦:类;绝伦:特异,超过同辈。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群贤毕集: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集腋成裘: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裘敝金尽: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钱用完了。比喻生活穷困。
尽锐出战:把所有的精锐部队派出作战。比喻派出了主力,用上了杀手锏。
战天斗地: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地尽其利: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
利利索索:干脆利落。
索隐行怪: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神算妙计:算:计划,筹谋。神妙莫测的计策。
计功受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赏不当功: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功堕垂成:功:成功;堕:通“隳”,毁坏;垂:接近,将近;成:成功。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成人之善:成全别人为善。
善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武爵武任: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任达不拘: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拘挛补衲:拉扯牵引,缝补缀合。比喻文章用事过多,反成弊害。
相关词语
究问 攀花问柳 过问 以口问心 送问 示问 问辨 问鼎 呵壁问天 抚躬自问 启问 定问 圣问 抚心自问 质疑问难 九鼎 鼎雉 鼎食钟鸣 毚鼎 鼎水之沸 问鼎轻重 夏鼎商彝 鼎玉 鼎分 爨鼎 鼎餗 议鼎 沙鼎 负鼎 函牛鼎